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雄起!西政,同行!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2023-06-30

一座重庆城

嘿多热心人

近日来

重庆的高温和山火

牵动着大家的心

这场山火中

我们看见消防战士们

顶着重庆四十多度的高温

奋战灭火第一线

他们直面漫天大火

保卫山林和百姓安全

......

这场山火中

普通人书写着不普通的诗篇!



扑灭山火

守护我们共同的重庆

西政人也在行动!


当得知扑火修筑防火隔离带急需大量的油锯时,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积极响应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教委的号召,基金会理事长、民商法学院谭启平教授提出并第一时间向学校党政领导汇报,基金会理事会紧急会议做出购买油锯捐赠重庆市应急管理部门的决议。从做出决议到组织市场紧缺的高品质油锯货源、办理300台(套)油锯(价值15万元)购货手续、组织专车送货到捐赠完成,前后时间不超过48小时。货物送达后,早已等候在此的理事长谭启平、副秘书长李雪等与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市级应急救灾物资综合储备库现场负责人即时进行了捐赠交接。


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重庆也从来不缺英雄的人儿

西政志愿者们亲身参与了战山火后

颇有感触


北碚人,就要做北碚的守护神

经济法学院法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

杨寒羽


“北碚人,就要做北碚的守护神!”这是经济法学院法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杨寒羽看到山火蔓延,北碚缙云山前线急需山火救援志愿者时唯一的念头。在这里长大的他说如果把北碚比作一个人,那么缙云山就是他的灵魂,而伴随着焦土燃烧的还有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心。

当收到山火救援需要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他立刻想到了之前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在北碚区青协创建的志愿队伍。24日的夜里,他便成为了此次山火救援志愿者的一员,在前线后方帮助搬运物资。26日他来到了位于隔离带上的朝阳中学点,“有些地方坡特别的陡,摩托车都没有办法行驶,只能靠人力运输。我感觉全城都在响应山火志愿者的号召,这座城市团结一心!”他看到了许多一连好几天都能碰见的熟面孔,也遇见了白天要上班,夜里依然帮忙到深夜的大叔。“真正的一线是兵哥哥们在保卫着,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我们志愿者就是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

看着日以继夜奋战着的志愿者们倒在地上就睡着的身影,看着摩托车手冲上山坡时扬起的尘土,杨寒羽能感觉到北碚正在从一场浩劫中复苏,不仅仅因为背后八方支援的万家灯火,更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像金子一般闪闪发光的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民商法学院法学专业2020级二学位学士生

梁绍坡


“那里根本没有路,那处原本没有灯,是消防勇士们无畏的脚步,是无数志愿者常亮的头灯,是重庆儿女坚定的身影,共同铸起‘防火长城’!”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为国家做点贡献,梁绍坡也加入本次志愿者大军的队伍。

前面是漫天山火,身后是万家灯火。哪怕装备只有一件背心、一顶草帽和一瓶水,梁绍坡仍然担起志愿者的重任,奋力救火。三点到五点,梁绍坡骑着自己的踏板车在各个山下的集散点运送物资;运了一会儿以后,大概六点,梁绍坡从三花石游客中心上山,给消防官兵运送盒饭;他还参与隔离带砍伐的辅助工作,主要是运木头。基本没有休息间隙地救火,热浪疯狂席卷而来,毒辣的太阳肆虐,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衣服上白色的汗渍,被晒得脱皮的手……这些都是梁绍坡参与本次山火救援活动的印记。

“这些人固若长城,这座城节气铮铮。”梁绍坡坦言他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缙云寺有的僧人也参与了本次救火,他们平时经常爬山,体力充沛,在本次救火活动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的参与更让梁绍坡感觉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汇聚起来,就是帮助重庆渡过难关的磅礴力量。


梁绍坡的装备

梁绍坡参加志愿活动时所摄


众志成城抵万难

法学院法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

张馨月


川渝的八月,高温、疫情、山火齐上阵,重庆各个地区逐个“沦陷”,很快这座小城——北碚,也未能幸免。直升机在上空盘旋,火烧山林的灰烬漂浮在空气中,不远处熊熊燃烧的山火牵动着北碚人的心,张馨月也不例外。山火爆发时火情局势严峻、山路危险重重,她一直不具备上山的条件。直至在大火被扑灭的夜里,山上火星复燃,凌晨通知需要百名志愿者,“我想,我终于是有了机会。”张馨月毅然决然请了战!

开始,她被分到半山腰做后勤,为大量撤离下山的志愿者及部队官兵提供冰水、毛巾、医药等补给,第一天晚上便一夜未睡,张馨月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远处黄色的尘土与剩下的薄烟混在一起,虽模模糊糊的,但也泛着可见的微光,“天亮后一位消防员下来,我询问他的所需,他却说:‘小妹儿辛苦了’,我刚要抬头回话,便撞进了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他分明因过度疲惫而向外凸起的眼球”,那一刻,她忍不住鼻尖泛了酸,为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坚韧而动容,她道:“我们志愿者做后勤再辛苦,都比不上走在一线的人,因为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北碚的长城!”

因为调度,她开始向山上支援,这也让张馨月真正明白了克服灾难的艰辛之处。她攀登的那段路,是由北碚到壁山人为砍断的隔离带,也就是说,这几公里的路是山上从未有过的道路,整个坡道有50多度,沙土飞扬,稍不注意就要往下摔落。张馨月道:“为了保持稳定,我有时甚至是‘四脚并用’,踩着前人在沙土中踩出的脚印慢慢攀登。几百个灭火器,上百斤冰块,数百物资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传递到最前线,人类在灾难面前渺小无比,但在众志成城之下,依然能逆风翻盘!”



“平凡”的志愿力量

人工智能法学院法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郑钦元


涪陵山火的情形让我们每一个人触目惊心,大火肆虐,浓烟滚滚。当困难来袭,冲锋在前的有训练有素的消防员,更有普通的百姓。人工智能法学院法学专业2021级的郑钦元同学也积极报名参与了灭火行动。他认为川渝人民都有一分英雄气,火辣辣的天气也时刻加持着重庆人的勇气和力量。他说:“我虽然平凡,但也深受重庆人奉献精神的触动,身上虽无英雄气,但是也有为国、为家做贡献的想法。在涪陵山火爆发的时候我就十分震惊和痛心,我知道山火会对环境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危害,甚至还会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我成为了此次山火的志愿者,想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8月19日,当郑钦元来到涪陵大梁山时看到的只剩下满地的灰烬,山火肆虐过后的现场是一片狼藉。大火已经被消防员熄灭,但还是有一些隐患没有消除。郑钦元的任务是背着雾化器巡山,搜索山林里的零零火星,并将它们熄灭。郑钦元是下午四点巡山,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为了防止烧伤志愿者们都会穿一件长袖,他背着装满水的雾化器和同行的志愿者们一起上山,他们不仅要细细寻找每一处可能存在火苗的地点,还要用携带的工具为自己开辟一条路。在砍树枝寻找能上山的路时,锋利的杂草划破了他的衣服,汗水浸透了他的全身,脸上的汗水源源不断地流下来,但是他没有休息也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巡山。山上的灰烬多得令人难以呼吸,一步一个脚印灰尘就被扬起来,即使带着口罩也没有办法阻止灰烬进入鼻腔。从山上下来后郑钦元的白鞋子变成了灰鞋子,灰裤子变成了黑裤子。

在志愿活动中他认为最大的困难就是对自己体力的考验。从下午四点一直到七点,长达三个小时巡山过程,中间有很多次都觉得十分疲惫,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参加志愿活动前郑钦元曾在一间小房子里看到了连夜灭火的消防官兵,他们脸上身上全是灰烬,因为酷暑但条件艰苦只能脱掉上衣在地上休息。他说:“说实话我做的工作很是轻松,因为真正的英雄——消防官兵,才刚刚将大火熄灭,我们只是稍稍收尾。我越是劳累,就越是对消防官兵肃然起敬,他们可是坚持了几天几夜!”


郑钦元参加志愿活动时所摄


知山有火,却向“火山”行

经济学院经济学类2021级本科生

袁晨曦


    缙云山这场火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到揪心。那天,当知道火势已经逐渐蔓延至缙云山时,袁晨曦急切地想寻找一些能够去到现场的方法和途径。他说自己当时十分幸运,因为暑假在新闻机构实习的缘故,所以得到了能够跟随队伍一起上山的机会。

    也正是这个机会,他能够用镜头记录山火救援中体现出的重庆人民的力量;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十米高火焰的温度是如此的灼人;第一次感受到汗水被高温烘干,脸颊两侧被火光照得通红。而这仅仅是在隔离带后方转送物资、修砍树木的志愿者的感受,身处火线附近的消防人员该是怎样的感受,实在难以想象。

上山的路途十分颠簸,四十多度的陡坡、新挖掘的黄土路,黄沙漫天,能见度不算特别高,他坐在越野摩托上,随着摩托车的摇晃而摇晃,向着山上开去。坡度很大、能见度不高,他说在当时心中难免有些发怵,但担忧的心情又远超过害怕。

但真的到了山上,袁晨曦才意识到这份幸运的背后是什么。

一到山上,他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浪,这是一种不同于重庆闷热天气的热,这样高的温度,足以让人感到窒息。这份幸运的背后,是看着消防人员在火中不断进出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够努力的清理隔离带;这份幸运的背后,是无数摩托车手在陡峭山坡上、漫天黄沙中上山下山、运送物资的辛苦;这份幸运的背后,是无数人在火光中奔走。姑且称之为一种幸运吧。

作为记者上山的他,相机中是升腾的火焰,是来来往往被汗水打湿衣裳的志愿者,是摩托开动扬起的漫天黄沙,是重庆人民坚毅的脸庞。当然,不仅仅是记录,他跟随其他的志愿者一起,在隔离带后方帮助转运物资,一起修砍隔离带。

在山上,他还了解到一部分摩托车手甚至只有十四五岁,但是他们都愿意冒着危险,送物资上山。

之后,因为火线马上就要到隔离带了,所以现场就只留下了消防武警等专业人员,他跟着大部队有序撤回了山下,在山下一个集合点暂时休息。集合点铺了很多纸板,很多人也直接躺下休息。他似乎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力竭的感觉,身体虽然十分疲惫,但脑子里却挂念着仍在山上的消防员。

在山下休息的他,心中感慨万千。看着摩托车队发动车子扬起的漫天黄沙,他们的装备或许只有那一顶草帽、只有那一件单薄的马甲,但简陋的装备并不能阻挡他们火热的心!

汗水混杂着,大家似乎随着混杂的汗水融为了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为了守护这座城市共同努力,山上的火光,映红了每一个人的脸庞。高热之下,是人们救援高涨的热情。

“什么是勇士?家园有需要,他们义无反顾、浩浩荡荡骑着车就来了。”


袁晨曦参加志愿活动时所摄


微光载壮怀

经济学院经济学类2021级本科生

王科尧


“我是在缙云山下长大的,我想出一份力。”王科尧这样说道,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喜欢摄影,这次想要去记录一线。带着一份属于青年的赤诚与无畏,他踏上了重庆缙云山一线的征程!

缙云山的情况远远比他想象的糟糕的多,肆意的黄沙弥留在空气中,鼻腔里满是尘土的味道,大家身上或多或少都被覆了一层黄土,尤其是消防官兵,满身都是泥土。王科尧负责搬运消防官兵需要的补给品、灭火器、清理垃圾等工作,但土山路并不好走,搬运物资上上下下走了十五公里路,坡多路窄,沿路都有管道,他们既要顾着手上的物资,也要时刻留意脚下。

“我是一个人去的,到了现场才真正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王科尧回忆着当时的场景,上山难,当地热心居民自愿将他们拉了上去。路不通,一个外卖小哥骑摩托送他上去。传物资时,每隔30米就有一个志愿者站点,有序的形成了一条传输物资线。“我们有一个交流信息的群,哪里发消息需要人,志愿者领队就会立刻派人前往。”大家的团结一心、轮番上阵让他意识到:人民,就是力量本身!

消防官兵顶着满是灰尘的头盔在高温下连轴转,王科尧道:“他们很辛苦,一批接着一批的去灭火,他们睡在树林里、睡在枯树叶地里、睡在用矿泉水纸板铺的床上。志愿者送去物资,他们会笑着说感谢的话。”看着满身是泥,双眼红肿的消防官兵们因为疲惫半躺在一旁休息时,王科尧放弃了远远拍一张照片的打算,“怕打扰他们休息。”

向缙云山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王科尧参加志愿活动时所摄


不屈不挠重庆城

愈战愈勇重庆人

扑灭山火中

涌现了无数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

这是一曲人民团结的赞歌

向所有英雄致敬!



推荐阅读


1.转发有礼!处暑,于秋启新章~


2.当在智博会上邂逅西政……


采访:寸强 韦文雪 叶思琦 周雨萌 米晓兰

文字:赖雨菲

封面:邓杏娟

图片:受访者提供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央视新闻 重庆共青团

编辑:赖雨菲

执编:赖雨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